巴士房车初体验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2024 年 1 月 1 日,我在松木巴士工作室这里定制了一辆巴士房车,今年七月份提到了车,不过因为公告还没有准备好的原因,没法上牌,因此没法上路,目前只是仍然停留在 DNA,不过我已经逐渐把重要的家当搬到了车上,也开始完全住在车里。
notion image
我在这篇《从微软离职半年多啦》公众号文章里提到过一些当时打算离职的原因,过去的状态跌到谷底,距离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也借此瞥见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最早有了离职的想法之后,之后会在哪里生活其实我并不明晰。应该是某一天在小红书上刷到并注意到了房车相关的视频,在列出自己的需求和阻碍之后,经过仔细思考,发现还蛮适合我。
我是一个很爱吃的人,之前因为爱极了长沙的食物,一个月之内去了两趟,每天不是在吃就是在寻找吃的路上,房车可以让我更容易吃到时令和地道的食物。我很喜欢开车,只是在路上就会觉得很放松。我也喜欢画画,边走边画简直幸福到不敢想。这算是符合兴趣的部分。
假如未来不会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待着,相较于不停地找不同的住所旅居,带着猫猫、略有洁癖、有一定工作需求的我无疑更适合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移动住所,这个住所可以携带各种工具,还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布置,带来一定归属感。
 
房车类型
了解完基本类型之后,大巴和拖挂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接着我去线下的成品房车厂看了一些,常见的额头舱房车感觉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越野风的轻卡外观倒是一度有些吸引我,不过它们的内饰和功能布局对我来说都有些欠缺。于是我去了解了一下定制房车,主要看了松木巴士蜗牛记阿满万房车这三家。在看到松木的巴士车型之后,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车了!无论是巴士的外观,非常适合工作和长期生活、满足我干湿分离浴室需求的布局设计,还有内饰的风格和质感,都是我看过的车型里最理想的。
这里是一篇他们关于巴士车型的介绍。松木2回归~携最适合办公娱乐的新布局上线
订车的过程很顺利,我当时正好来 DNA 居住,联系上他们之后发现他们的工作室正好在 DNA,正好有个开放日,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去参观了一下,感受了一下在车内的居住空间感和实体质感,了解了更多我所关心的问题,在把我的定制化需求都提出来,松木认为是可行的之后,第二天就签了合同。
提车的过程有些坎坷,我是 24 年 1 月 1 日签的合同,原本预计是 24 年年底可以提车,但是快到原本提底盘的时候,了解到因为公告的问题,需要延后,于是我调整了原本的居住计划,去黄山待了一段时间。年后,又经历了一小波延期,终于在今年 4 月的时候等到了底盘,7 月初提到了车。底盘没到之前,我一度有些焦虑,不知道这个时间会拖到什么时候,在担心假如公告没有办法通过,这一年多的时间就算白等了。看到成车的那一天,所有悬而未决的焦虑全都变成了溢于言表的喜悦,功能齐全,外观、内饰都超出了预期。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刚开始拿到的时候,也因为天气比较热,车里还有不小的味道,甲醛有些超标,我放了些活性炭,每天长时间通风,差不多半个月之后开始尝试入住,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过渡,现在完全住到了车上。以下是我的房车初体验。
 

基本数据

底盘:九龙考斯特
尺寸:5995 * 2040 * 2770 mm
 

用电

房车的用电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分为三种:
  • 市电:在营地或者能接电的地方,比较稳定。
  • 行车充电:可以边开车边充电,可能会对原车电瓶有损耗。
  • 太阳能:环保,效率取决于天气。
我的车没有配备太阳能,一来会影响车的整体外观,二来效率不确定,三来我有听之前的车主聊过,行车充电的补电量是非常可观的,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做到几个月偶尔充一次市电。
 
车上的电器主要有这些:
12 V:
  • 排气扇:在卫生间,日常我会打开进行通风,和打开的天窗可以形成对流气流。
  • 水泵:用水的时候需要打开。
  • 各种电灯。
  • 冰箱:不受 12 V 总开关控制,确保人不在车内的时候也能常开,耗电量不高。
220 V:
  • 空调:变频,刚开始的时候 1000 W 多,稳定下来之后 500 - 1000 W 之间。
  • 洗衣机:冬天会自动选择高温煮洗,前段加热功率有 1900 W,其他情况下。一次快洗大概 30L 水左右,其他模式可能 50 - 60 L 左右。
  • 热水器:1100 W,烧水速度很快,5 - 10 分钟就可以洗澡。
  • 显示器:100 W 左右,使用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
 
电量整体感觉是比较够用的,总电量大概是 1200 AH。在这段高温的时间,我一直把车停在社区里,空调一直开着可以持续 24 小时左右,整车充满电大概 12 小时,不开空调三四天肯定没问题。日常使用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总功率,不能超过 3000 W,接近之后会有报警提醒和保险熔断机制。
 

用水

车上的水箱分类:
  • 清水箱:储存干净的水,200L。需要清洁的时候可以往水箱里加入食用柠檬酸。
  • 灰水箱:收集水池和淋浴的废水,68L。
  • 黑水箱:收集马桶的污水,30L。需要添加降解剂,我会每天至少添加 50 ML,排便的话会再添加 50 ML。
 
排水方式:
  • 灰水一般是直排。
  • 黑水有些房车是会储存在一个水箱里,满了之后需要手动倒;有些房车是生物降解马桶,一两个月清倒干料即可;松木的是直排,需要和灰水一样排到污水处理口。
 
补水方式:
  • 压力加水口,可以用一根水管连接自来水等有水压的出水口。
  • 重力加水口,可以直接倾倒进去,例如手动倒桶装水。
 
加水点可以选营地、服务区、加油站、公厕、农家等地点,但我还没出营地,所以并不清楚之后补水会不会有压力。
目前为止我的排水频率基本上是两天一次,加水频率两三天一次(有时候水箱没买我也会顺便加一下)。
 

清洁和收纳

房车的清洁和收纳可能是个日常相对比较繁琐的事务。刚开始我会有点不太适应,每天需要铺床、收床,移动车的时候有一系列注意检查事项,车里一天不清洁就会堆积好多姐姐的毛发,淋浴间地漏清理需要把防腐木板都拿出来,不过经过一个月的体验和适应,目前已经完全适应了。
我认为比较合适的清洁频率差不多是这样:
  • 地板、床铺、猫厕所:每天一次用戴森吸尘,每三天用清洁湿巾擦拭。
  • 淋浴间水池、马桶:每周一次用除垢啫喱。
  • 淋浴间地漏:两个人的话,一周一次,一个人半个月一次。
关于车上的收纳空间,对一个人来说甚至有些太多了,有 4 个非常大的抽屉柜,一个可以放得下折叠自行车的立式柜,一个竖条衣柜,还有九个头顶的收纳柜(不算其他的书架啊,卫生间收纳柜这些)。对于我们俩来说,也足够用了。在搬到车上来前,我们整理了一个物品单,把柜子的用处都提前分配好,再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运回家,车上只留下了使用需求和频率比较高的那些物品。不过目前有些东西还没有整理得很规整,还在慢慢寻找方案中。
 

定制化部分

工作台

松木 2 的车型配备了两种基础布局,L 布局和 W 布局。
notion image
来源:松木巴士公众号
W 布局的干湿分离卫生间和长桌工作台是我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原本我想把多余的三个座位改成一个可以调酒的吧台,在路上的时候也可以售卖,后来觉得这两件事本身是有冲突的,再加上德德也一起进入了未来的规划,就把原本的需求变成了第二个工作台。
一直以来,我对于在房车上工作的需求都比较高,德德也是,我也不太希望做饭的油烟留在车里,所以舍弃了厨房这个很多房车都会带的功能分区,目前的布局是我觉得非常适合我的。
我的工作台特点是有一个很大的外接显示屏,这对经常需要分屏工作的我很有用。显示屏是联合创新 21:9 4K 屏,行驶的时候需要用绑带固定住。我为自己配置了一个超级喜欢的福尔摩斯主题键盘。驻车的时候,用这个显示屏看电影或是玩游戏,再配上 Marshall 的音箱,真的非常沉浸。我一般都是坐在床上办公,给自己配了一个护腰坐垫。除了写代码,平时我也在这个台子上画画、做手工。
德德的工作台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大风景窗(目前还没有发挥这个优势)。我们打算采用折叠椅 + 蜂窝坐垫的方案来提升舒适度。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有什么能够提升房车工作体验的方式,欢迎大家分享!
 

猫厕所

一个适合人猫共居的场所也是我的最主要需求之一。所以松木帮忙在靠窗的工作台底下开了个空间,用来当作姐姐的独立猫厕所。里面配备了一个净风机,在检测到姐姐便便的时候就会开启风扇。这段时间生活下来,除了她刚拉便便的一瞬间会有一阵臭味,其他时候完全闻不到味道。
猫砂盆是荷包蛋帮我根据柜子的尺寸找到的月抛型猫砂盆,底下用胶固定,对于保持车内的清洁也很有帮助。厕所外用了好看的布进行装饰和遮挡,既能给姐姐提供安全的空间,又很适配车内整体风格。
notion image

自行车收纳柜

我的另外一个需求是 “4+2” 的空间可行性方案,也就是四轮车带着二轮车的方案。目前有一个可以放下折叠自行车的柜子以及车座椅后的空间可以用来放两辆折叠自行车,未来会去更多探索这种生活方式。
 
 

其他实用功能

  • 户外灯:夜晚的时候照明度和氛围感都特别棒。
  • 户外花洒:去沙滩之类的地方回来上车前可以冲脚,冬天的时候需要把存水排干。
  • 户外电:可以外接设备用来做饭,未来假如我们考虑在路上自己做饭的话,应该会购买一些露营装备,在户外外接电做。
  • 中门的开窗部分:打开的时候有个小风景窗,有人敲门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看到是谁。
  • 隐私玻璃 + 纱窗 + 遮阳帘:想开想关想通风想保暖,全部可以实现。
  • 天窗:白天采光很棒,阴天开窗通风很舒服,雨天听着/看着雨滴落在窗户上也很放松,晚上的时候还可以看星星。
 
 

细节部分

车内整体的风格是复古风,配色和材料的选取都很用心。木头和布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像沙发布的选取也考虑到了不易被猫抓坏这一点,壁灯和柜子的把手都是古铜色的金属和皮革,金属锁还有做旧的质感,灯光的设置让居车的温馨感直接拉满。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车内的工艺质量也很好,比如书桌的抽拉板很顺滑,冰箱和洗衣机的内嵌很结实,柜子配备的应该是磁性锁,开车的时候完全不会听到异响。
 

其他问题

我之前有担心过的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网络、保温、湿度问题,体验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网络我办了一个格行的移动 wifi,一年价格 600 左右,网速还比较稳定,流量也够用。车体的保温性很好,白天外面 38 度的高温,车内开着空调基本可以保持在三十度以下,偶尔有湿度比较高的日子,身上会有一些黏腻的感觉(之后能开起来,我应该不会待在这么热的地方)。在安吉住的日子,因为太潮,有时候会呼吸不过来,我会常备除湿器,在车里几乎不会有这种感觉。
 
 

美中不足的部分

  • 车开起来之后,淋浴间的地漏有时候会有一些反味,停车之后过一段时间味道就会散掉。后来往灰水箱加入了除垢啫喱,味道基本就没有了。其他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开车前往地漏下洒点水,但我还没试过。
  • 假如车停的位置不是很平,有时候下水会比较慢,包括洗手池和淋浴间的地漏下水。洗手池影响不大,淋浴间的处理有点麻烦,有时候洗完澡之后水下不去堆积在地势低的那一边,需要把防腐木板拆掉,用刮片手动把水刮到更高处的那两个地漏口进行排水。
  • 淋浴间的锁有一定反锁风险。卫生间的里外都设置有门锁,里面是插销式的,外面是一个可以旋转的锁扣,这个锁扣可以在行车的时候拧紧,防止卫生间的门摇晃碰撞。有一次我洗完澡出来拿浴巾,回淋浴间的时候把门关上之后,锁意外带上了。我没有带手机被困在浴室一小时,喊得嗓子都哑了,但因为隔音很好,外面距离远一点的人根本听不见。好在恰好被旁边停着的另外一位车主听到把我救了出来。在极端情况下,浴室门应该是可以被砸破的(我当时用洗衣液试砸了一下,质量还挺好)。我的解决方案是购买了一个浴室用手机支架,洗澡的时候带着进去正好可以听歌,进浴室前也会先检查锁的位置,确保不是处在上方。
 
在这段时间里,我还干过一件蠢事儿,就是充完电之后没有拔充电枪直接把车开走了,虽然培训的时候哈里还特意强调过这事儿……
还有很多我没有体验到也比较未知的部分,比如持续地寻找补水补电的地方对生活会有多大影响,限高问题在实际行程中有多大影响,驾驶的体验感,生活成本,偏远地区的网络问题是否对生活影响较大,实际的吃饭问题,寒冷天气下的体验等等,未来会再进行分享。
说到这里,虽然有很多未知的部分,但我认为整体上我是可以适应未来的房车生活的,并且我其实很享受目前待在车里的感觉。因为车内空间有限,所携带的物品有限,反而我的注意力会比之前在房间里生活集中很多,看电影、玩游戏、看书、写代码、画画都很沉浸
 
最后!我要认真介绍一部我最喜欢的电影,这部电影也是我之前选择巴士车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克里斯托弗是他人眼中家境优渥,前程似锦的名校优等生,却在毕业后捐掉存款、烧掉现金,抛弃一切现代社会的束缚,化名“亚历山大·超级流浪者”,最终前往阿拉斯加的荒野寻求极致的自由与存在主义式的体验。
而他在荒野中的家,就是一辆废弃巴士,他称之为“神奇巴士”(Magic Bus 142)。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克里斯托弗抛开了社会中那种被物质和虚荣所定义的、预设好的“成功人生”,主动选择了对传统住宅依赖的减损,选择对消费主义浪潮的审视,转而拥抱一种更简单、更专注、更由自己定义的生活形态。这也是我想尝试探索的生活。巴士房车可以让我随时停靠在任何想要停靠的地方,无论是山林、海边还是沙漠,能隔开风雨,却能让自然最大限度地扑面而来。它可以成为我未来所有体验的载体,载着我,去遇见不同的人,记录不同的故事,并把这些体验通过创作分享出去。在这种时候,工作也将不再是二十世纪产生的用来逃避生活的人造产物。
我的巴士名字叫做“143”,也继承自这部电影。原本在纠结只用数字编号来称呼它会不会显得太冷冰冰,但一想到我也不介意被其他人用编号称呼,就也无所谓啦。
 
文中好看的图片均由松木巴士的主理人之一@流浪的荷包蛋拍摄。♥️💛💚🩵💙💜🩷
 
Loading...

© 蒸蛋 2024-2025